二十、计算机原理总结篇 - 名词解释
寄存器
寄存器就是可以“保存一定比特位”的一个电子元器件。
处理器总是很忙的,在它操作的过程中,所有数据在寄存器里都只能临时存在一会儿,然后再被送往别处,这就是为什么它叫寄存器的原因
总线
在逻辑电路里,大家共用的公共线路称为:总线
传输门
原则上,要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任何一方都应该使用传输门以免互相干扰。
控制器
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其中CPU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组成
内存
和寄存器不同,内存用于保存更多的比特位。
内存是计算机内部最主要的存储器,通常只和处理器相连,所以叫做内存储器或者主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
它一般被设计成扁平的条状电路板,所以叫内存条
存储单元
内存按字节来组织,内存中的每字节都对应着一个地址,一个地址对应着一个字节,
所以单次访问的最小单位是1字节,这是最基本的存储单元。
字(Word)与字长
字是指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被存取、传送、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一个字的位数(即字长)是计算机系统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性。
字长是由CPU的类型所决定,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的字长是不同的,常见的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字长越长,计算机一次处理的信息位就越多,精度就越高,字长是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主流微机正在由32位机向64位机转变。
存储器
一个能保存很多二进制数的东西叫做“存储器”
运算器
几种运算功能的电路结合在一起,称为运算器
指令
处理器的设计者用某些数来指示处理器所进行的操作,这称为指令。
指令是集中存放在内存里的,一条接着一条,处理器的工作是自动按顺序取出,并加以执行。
指挥机器工作的指示和命令,程序就是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指令,执行程序的过程就是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控制器靠指令指挥机器工作,人们用指令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交给控制器执行。
一条完整的指令总是以操作码开始,后面跟着操作数,但有一些指令可能不需要任何操作数,只有操作码就行了,而有的指令则很复杂,可能需要不止一个操作数。
指令是机器可以直接识别的,所以也叫机器指令
指令集
现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需要大量的指令支撑运转,用于解决可能碰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一个处理器能够识别的指令的集合,成为该处理器的指令集。
中央处理器(CPU)
CPU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CPU的工作大概几个步骤:从存储器取指令、译码、执行指令。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RAM内存可以理解是硬盘的缓存,SRAM又可以理解成RAM的缓存,缓存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尽量的提升和CPU交换数据的速度。